1、问:《计量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
答:《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计量行为规范的总和。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体经营者,包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就是违法行为,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实行行政处罚,严重的违法行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部门处以刑罚。《计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最终还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问:什么是检定?
答:计量检定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检定应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就地就近、经济合理的原则。计量检定可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
3、问:什么是校准?
答:计量校准是量值溯源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活动。
计量校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像检定那样,既有计量技术要求又有法制管理要求。检定的结果要给出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不合格通知书,而校准的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
4、问:什么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答: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市场监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
5、问: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
答: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6、问: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有什么作用?
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管理风险。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应该达到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测量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的目标。因此管理由于不正确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风险管理的思想也贯彻于测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全过程。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的重点是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管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7、问:什么是计量器具?其特点是什么?
答:在我国,一般来说计量器具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指“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它是用来测量并能得到被测对象确切量值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计量学特性,特别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测量仪器的特点是:1、用于测量;2、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3、测量仪器本身是一种器具或一种技术装置,是一种实物。
8、问:国家为什么要组织制定计量技术规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主要有哪些?
答:由于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计量测试等计量活动技术性强,除了要通过计量法律法规提供规则遵循,还需要依法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规范相关计量行为。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主要由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计量检验(检测、检查)规则和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基础性计量技术规范组成。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了从国家计量基准到不同等级的计量标准、最后到工作计量器具如何进行量值传递。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则分别针对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这两种重要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活动给出了行为规则。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为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提供规则遵循。从是否强制执行的角度分类,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相关计量活动中属于强制执行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其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场合强制执行(如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型式评价环节强制执行),在其他场合则属于推荐性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9、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是如何制定的?
答: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制修订程序十分严格,每一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产生,都要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定、报批、审查、审批、公告等8个环节,先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审定稿、报批稿、发布稿等4种稿子。起草过程中还要反复进行实验验证。为了保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科学公正,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立了48个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按照专业或应用领域归口负责审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每个委员会都由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计量领域生产、使用、检测、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数十位权威计量专家组成,在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
10、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部门、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是什么关系?
答:按照计量法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分别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对暂未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可以制定发布地方及部门计量检定规程。随着计量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除检定外校准也逐渐成为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的常用方法,当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组织制定计量校准规范等其他类型的部门(行业)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器具国家标准是什么关系?
答: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件,在法律渊源、主要内容和作用以及国际通行做法等方面存有明显差异。
一是法律渊源不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是《计量法》《标准化法》两部不同法律授权有关机构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文件。二是内容侧重点不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的关注点不同。以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器具产品标准为例,计量检定规程着眼于维护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主要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计量技术要求、法制计量管理要求以及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检测方法、所用设备和检测报告的格式;计量器具产品标准则着眼于指导企业生产出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计量器具,主要对计量器具的结构、规格、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和和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作出规定。三是作用不同。计量技术规范与标准分工不同,既相辅相成,又发挥不同作用。如,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出发,形成国家底线性的技术要求,主要作用是保底线。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现的是国家对计量的统一管理,要把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计量单位的量值通过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传递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主要作用是打基础。四是国际通行做法不同。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组织(IEC)等国际组织制定颁布;国际计量规范则由国际计量委员会(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等制定颁布。我国国家标准主要接轨ISO、IEC等制定颁布的国际标准;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则主要接轨BIPM、OIML等制定颁布的国际计量规范。
12、问:国际单位制(SI)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的1号决议。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中的4个,即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将分别改由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来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13、问:5·20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答:确定“世界计量日”是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时由计量学家提议的。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它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现今,已有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签署了《米制公约》。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答:《计量法》是国家管理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计量行为规范的总和。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个体经营者,包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如有违反,就是违法行为,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实行行政处罚,严重的违法行为还要追究刑事责任,由司法部门处以刑罚。《计量法》的立法目的是保障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最终还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问:什么是检定?
答:计量检定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检定应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检定工作应当符合就地就近、经济合理的原则。计量检定可分为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两种。
3、问:什么是校准?
答:计量校准是量值溯源的一种方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与对应的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活动。
计量校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计量器具的量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像检定那样,既有计量技术要求又有法制管理要求。检定的结果要给出计量器具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不合格通知书,而校准的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
4、问:什么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答: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市场监管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
5、问:什么是法定计量单位?
答: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法定计量单位。
6、问: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有什么作用?
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管理风险。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应该达到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测量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的目标。因此管理由于不正确测量结果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风险管理的思想也贯彻于测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全过程。测量管理体系管理的重点是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管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核心问题是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
7、问:什么是计量器具?其特点是什么?
答:在我国,一般来说计量器具是测量仪器的同义语,指“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用于进行测量的装置”。它是用来测量并能得到被测对象确切量值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为了达到测量的预定要求,测量仪器必须具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计量学特性,特别是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一台可单独使用的测量仪器是一个测量系统。测量仪器可以是指示式测量仪器,也可以是实物量具。
测量仪器的特点是:1、用于测量;2、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单独或与一个或多个辅助设备组合;3、测量仪器本身是一种器具或一种技术装置,是一种实物。
8、问:国家为什么要组织制定计量技术规范?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主要有哪些?
答:由于计量检定、计量校准、计量比对、计量测试等计量活动技术性强,除了要通过计量法律法规提供规则遵循,还需要依法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来规范相关计量行为。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主要由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计量检验(检测、检查)规则和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等基础性计量技术规范组成。其中,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了从国家计量基准到不同等级的计量标准、最后到工作计量器具如何进行量值传递。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则分别针对计量检定和计量校准这两种重要的量值传递和溯源活动给出了行为规则。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为计量器具型式评价提供规则遵循。从是否强制执行的角度分类,按照计量法的有关规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在相关计量活动中属于强制执行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其他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场合强制执行(如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型式评价环节强制执行),在其他场合则属于推荐性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9、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是如何制定的?
答: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制修订程序十分严格,每一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产生,都要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定、报批、审查、审批、公告等8个环节,先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审定稿、报批稿、发布稿等4种稿子。起草过程中还要反复进行实验验证。为了保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的科学公正,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成立了48个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按照专业或应用领域归口负责审定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每个委员会都由来自全国各地相关计量领域生产、使用、检测、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数十位权威计量专家组成,在保证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
10、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部门、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是什么关系?
答:按照计量法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量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分别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对暂未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可以制定发布地方及部门计量检定规程。随着计量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除检定外校准也逐渐成为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的常用方法,当前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组织制定计量校准规范等其他类型的部门(行业)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计量器具国家标准是什么关系?
答: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件,在法律渊源、主要内容和作用以及国际通行做法等方面存有明显差异。
一是法律渊源不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是《计量法》《标准化法》两部不同法律授权有关机构组织制定和发布实施的文件。二是内容侧重点不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与国家标准的关注点不同。以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器具产品标准为例,计量检定规程着眼于维护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主要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计量技术要求、法制计量管理要求以及为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检测方法、所用设备和检测报告的格式;计量器具产品标准则着眼于指导企业生产出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计量器具,主要对计量器具的结构、规格、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和和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作出规定。三是作用不同。计量技术规范与标准分工不同,既相辅相成,又发挥不同作用。如,强制性国家标准从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出发,形成国家底线性的技术要求,主要作用是保底线。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现的是国家对计量的统一管理,要把国家计量基准复现的计量单位的量值通过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传递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保障单位制的统一和测量量值的准确可靠,主要作用是打基础。四是国际通行做法不同。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组织(IEC)等国际组织制定颁布;国际计量规范则由国际计量委员会(BIPM)、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的等制定颁布。我国国家标准主要接轨ISO、IEC等制定颁布的国际标准;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则主要接轨BIPM、OIML等制定颁布的国际计量规范。
12、问:国际单位制(SI)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答: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的1号决议。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中的4个,即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将分别改由普朗克常数、基本电荷常数、玻尔兹曼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常数来定义,并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13、问:5·20世界计量日的由来?
答:确定“世界计量日”是在纪念世界《米制公约》签署125周年时由计量学家提议的。1875年5月20日,17个工业国家的高级外交官相聚在巴黎法国外交部的一间会议室。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它签署了《米制公约》,同意使用十进制的米制计量单位,以简化国家间的贸易、结算及计量,勾划了未来世界计量的方向和框架;与此同时,成立了国际计量局(BIPM),负责保持米、千克单位以及现今国际单位制(SI)最重要的计量单位。现今,已有48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公约,包括了所有主要工业国家,我国于上世纪70年代末签署了《米制公约》。计量单位制已由米制发展为现今的国际单位制并被各国普遍接受。
“世界计量日”的确定,使人类对计量的认识跃上一个新的高度,也使计量对社会的影响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