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公开>科普资讯>

对清洁生产和ISO14000标准的理解

信息来源:
2018-09-12 12:43:45

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往往遇到两个问题———如何理解两者关系;如何将两者结合,更好地加强企业管理。

清洁生产和ISO14000标准,两者同属第三方认证制度,属于对污染实施源头治理、全过程分析的方法。不同的是,清洁生产审计活动是通过技术方案的评价、选取,达到减污的目的,而环境管理体系则是实施管理手段,控制环境因素,减少环境影响。将它们应用于同一企业的环境管理上,可使管理方案有的放矢,使技术方案得以充分保障,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清洁生产是对生产和工艺进行审计盘查,寻找一切可能减少排放物、废弃物以及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机会,然后通过改进相关的技术和工艺流程,达到减轻环境危害的目的。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是对技术进行改进,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作为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实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最小化。
ISO14000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这个管理体系共17个要素,涉及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共分5个部分,遵循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功能,是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国际管理标准。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规偏重于末端治理,而清洁生产可以延伸到建设项目的立项阶段,对原材料的选用、工艺和技术的选择进行评价,从而选用适当技术,最大限度地规避技术的环境风险,实施从源头治理;全过程性体现在清洁生产采用源消减法和现场循环回收利用法,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过程分析、评价,从技术方案保障污染预防、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思想的实现。
ISO14000标准中把污染预防定义为:旨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而对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采用,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控制机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等,明确规定了在企业的环境保护方针中必须对污染预防做出承诺,使污染从源头治理的思想从管理上得以体现;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首先对自己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活动、服务等各方面、各层次的问题进行策划,最终通过文件化的体系进行培训、运行控制、监控和改进,实行全过程控制和有效管理。因此,ISO14000标准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都考虑: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节约、废物的回收利用等环境因素,但它不是通过技术方案的改革来实现,而是通过加强管理来辅助污染预防思想的实现,即通过设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以及运行控制方案,实现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从而有效地促进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同时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和回收利用废旧物资,减少各项环境费用(投资、运行费、赔罚款、排污费),进而明显地降低成本。
建议企业在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时,将清洁生产的思想方法纳入4.4.6运行控制,写在企业管理程序文件中,如:项目建设、产品设计开发、采购、生产过程、水气声、动力能源、废物处理等管理程序,使技术方案在企业管理中得到落实。
目前,企业已经从计划模式下的生产方式逐渐向市场经济下的模式转化,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开始重视并加强环境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同时引入国际通行的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相信,在实施过程中,理解并结合好两者的关系,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